《乌海市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完善全市非煤矿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乌海市印发《乌海市非煤矿山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科学、有序、高效防御事故灾害,实现防御和抢险救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预案》的背景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督促整改矿山安全生产评估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的通知》(内安委办〔2024〕69号)发现问题整改要求,规范乌海市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及时响应、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防范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结合本地区非煤矿山工作实际,对《预案》进行起草。
二、《预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预案共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则”,明确了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支撑性文件;第二部分为“组织指挥机构和职责”,明确了市级、区级、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工作职责;第三部分为“预防预警”,明确了预防、预警分级、预警发布、预警行动等内容;第四部分为“应急处置”,明确了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等;第五部分为“后期处置”,明确了善后处置、保险、总结评价等内容;第六部分为“保障措施”,明确了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保障、技术支持与保障等内容;第七部分为“附则”,明确了应急预案管理与更新、责任与奖惩内容。
三、《预案》主要有以下4个亮点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努力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保障,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是坚持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救援机制。在乌海市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以属地人民政府为主,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法定职责,负责职责范围内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发生事故的非煤矿山企业是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的第一响应者,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三是坚持依靠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建立协调机制,提供需求信息,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及时有序参与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权威性、科学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应急救援与事故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监督检查、预警预测,督促问题整改,筑牢最后防线。做好应对事故灾难的思想、物资、队伍和技术准备,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