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页面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警示信息
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6日 作者:应急管理局 来源: 浏览次数:

一、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重点是辨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检查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现

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合现场生产规程的要

求等。

1.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安全生产检查一般分为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和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六种。

2.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

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3.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分为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和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三种。

4.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实施安全检查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

(3)综合分析经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后,检查人员应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检查的结论和意见。

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

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