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加强乌海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成果应用工作的通知 | ||||||||
索 引 号: | 11150300761055479D/2025-04339 | 发文字号: | 乌应急发【2025】50号 | ||||||
发文机构: | 无 | 信息分类: | 部门文件 | ||||||
概 述: | 关于加强乌海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成果应用工作的通知 | ||||||||
成文日期: | 2025-08-15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8-15 10:09:44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关于加强乌海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
成果应用工作的通知
各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工程选址及项目抗震设防等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T50011-2010)《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相关规定,结合“乌海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及规划区地震小区划”项目成果,按照主动避让、合理利用的原则,现就加强我市城市活断层探测成果应用工作通知如下,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适用范围
“乌海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及规划区地震小区划”项目成果限定在东经106°35′~107°00′,北纬39°20′~40°00′范围内接受咨询,进行解释和应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超范围进行推断解释和应用。项目成果以1︰5万比例尺精度所绘制的活动断层分布图、桌子山西缘断裂1:1万活动断层条带图表示。
二、避让要求
(一)桌子山西缘断裂——全新世活动断层。断裂的最新活动年代接近于距今(2.20±0.46)千年前。断裂北起磴口以南乌兰布拉格沟,向南过千里山沟,经海勃湾东,至三道坎东,全长近70公里。新建、改建、扩建丙类及以上建(构)筑物,应依照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或本行业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合理避让。在活动断层避让范围内的土地,应优先开展活断层精细探测,明确断层准确位置及活动特征。根据探测结果,科学划定避让距离,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五虎山断裂及黄河隐伏断裂——晚更新世活动断层。五虎山断裂的最新活动年代接近于距今(37.98-25.24)千年前,断裂南起石嘴山北,北至巴音赛沟后被第四系覆盖,呈折线状,全长约50公里。黄河隐伏断裂最新活动年代接近于距今(25.6±0.11)千年前,断裂北起巴音木仁,南至乌斯太南,大致沿黄河分布,全长近70公里。一般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应当按照《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或本行业抗震设计规范开展勘察、设计、施工或避让等工作。
三、审查要求
(一)在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修订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时,应把活动断层避让作为重要因素考虑。
(二)在项目前期策划、项目选址、出具规划条件、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查等环节,应把活动断层避让作为主要审核内容。
(三)在活动断层避让距离范围内确需开发建设的,应根据使用功能进行专门研究,确定是否需要开展活断层精细探测,根据探测结果进行避让。对已建成区涉及活动断层避让的区域,积极开展活动断层附近建筑分布调查,推进活动断层精细探测,探明断层对建筑的影响,评估灾害风险,为震灾隐患排查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四、成果管理
乌海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乌海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及规划区地震小区划》项目技术成果的管理,为有关单位进行资料的引用和咨询提供服务。
乌海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将项目成果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把活断层避让作为项目选址、出具规划条件、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内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规定的活动断层避让距离、项目开展的活断层精细探测结果,办理选址、规划等手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根据《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落实新建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要求,并实施监督管理。
项目成果的使用、保存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规定。
2020年由乌海市应急管理局、乌海市自然资源局、乌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的《乌海市城市活动断层避让办法》(乌应急发〔2020〕5号)同时废止。
上一条:
下一条: